适合自闭症儿童玩的游戏

景先生(沙漠神雕)

适合自闭症儿童玩的游戏,孤独症儿童开展游戏活动需要注意到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特点游戏活动设计必须与孤独症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并在家庭训练中实施。在训练时应注意地板要安全墙壁颜色,比如感觉统合游。

适合自闭症儿童玩的集体游戏如下:


适合自闭症儿童玩的游戏

一、藏猫猫。

1、妈妈需要一名辅助者:爸爸。爸爸提前躲进房间的一个角落里,用轻的被子或布帘盖住身体,同时轻轻呼唤宝宝的名字,让宝宝听到。妈妈站在宝宝的身后,轻轻辅助宝宝的身体,同时妈妈发指令“爸爸在哪里呢?爸爸在哪里呢?”辅助宝宝去四处寻找爸爸。

2、宝宝(通过辅助)找到爸爸并掀开帘子,爸爸和妈妈要同时夸张的喊:爸爸在这里呢,表情丰富快乐,(如宝宝喜欢也可拥抱宝宝)给予强化。如宝宝能力较强,可以轮流寻找,妈妈辅助宝宝藏起来,让爸爸需找宝宝,帮助宝宝明白寻找的含义并建立与人互动的关系。

3、爸爸不要藏在太隐蔽的位置,避免宝宝无法找到或被惊吓。如宝宝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妈妈还可以提醒宝宝“啊,爸爸的脚露出来”“或把脑袋藏在被子里”,提高游戏的乐趣和宝宝的理解能力。

适合自闭症儿童玩的游戏

二、老狼老狼几点了。

1、慢慢泛化为其他游戏,妈妈要注意利用游戏规则的简单变化,顺利改变游戏的形态和内容。比如玩藏猫猫游戏时,如果宝宝理解了“妈妈对着墙大声数到10后,就来抓自己”,同时理解追逐游戏的规则,妈妈就可以把追逐游戏和藏猫猫游戏变为“老狼老狼几点了”。

2、“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规则是,妈妈扮演老狼,对着墙;宝宝和爸爸不停的问“老狼老狼几点了?”妈妈依次回答“一点了,两点了,九点了”,当妈妈回答到“十点了”时就会翻身过来抓,如果抓到谁谁就输了,给予一些惩罚,比如(轻轻)刮鼻子、打屁股之类的。

儿童孤独症(简称孤独症,或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

适合自闭症儿语言训练的互动游戏有:

(一)    我们邀请一个人

游戏玩法:将小朋友分成甲、乙两组,面对面站好。每组的小朋友手拉手。甲组的说:“我们邀请一个人呀!”边说边向前走,乙组的小朋友向后退。乙组的说:“你们邀请什么人呀?”边说边向前走,甲组的小朋友向后退。甲组的说:“我们邀请某某呀!”(叫一个人小朋友的名字或说出小朋友的特征),被叫到名字的小朋友加人到甲组。甲组、乙组可以轮换着玩。

(二)  大皮球

游戏玩法: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教师带领孩子,边走边说儿歌:“走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跟着朋友走。走走走,走成一个大皮球。”说完后,面向圆心站好。老师在中间做拍球人,边拍边说:“大皮球,真好玩。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的低。拍得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在说“跳一跳”、“跳得低”、“跳得高”、“跳跳跳”四句时,孩子双脚原地向上跳起。

(三)    接龙游戏

游戏玩法:教师与幼儿拉成圆圈,坐在地板上。教师先做讲解“每人说出自己爱吃什么和不爱吃什么”,并与家长示范。老师开始“我爱吃苹果”,小朋友接着说“我爱吃葡萄”??老师说“我不爱吃辣椒”,小朋友接着说出一种自己不爱吃的东西,要求不能重复别人的答案,亦可变换其他内容的“接龙”。

自闭症训练干预方法

虽然目前孤独症的干预方法很多,但是大多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尚无最优治疗方案,最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个体化的治疗。其中,教育和训练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目标是促进患者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

孤独症患者在学龄前一般因不能适应普通幼儿园生活,而在家庭、特殊教育学校、医疗机构中接受教育和训练。学龄期以后患者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会有所提高,部分患者可以到普通小学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教育,还有部分患者可能仍然留在特殊教育学校。

目前国际上受主流医学推荐和使用的训练干预方法,为孤独症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方向,这些主流方法主要有:

(1)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主张以行为主义原理和运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训练强调高强度、个体化、系统化。

(2)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TEACCH)训练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对患儿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

(3)人际关系训练法包括地板时光疗法、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